端午节与古诗的童趣碰撞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的节日,更是带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好时机!你知道吗?用简单易懂的端午节儿童古诗四句,就能让孩子在朗朗上口的韵律中爱上古典文学。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几首适合孩子的端午短诗,既有节日气氛,又充满童真趣味。
四句童谣式古诗,孩子一学就会
1. 唐·白居易《端午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这首小诗像儿歌一样押韵,”临中夏””日复长”描绘了端午时节的特点,后两句提到粽子(盐梅)和酒(曲糵),可以边读边给孩子讲解端午习俗。
2. 清·顾太清《端午》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四句话包含樱桃、雄黄酒、门符等端午元素,语言活泼,尤其最终一句”怕灵符”的俏皮比喻,保准让孩子咯咯笑!
互动学古诗,亲子共度端午
怎样让孩子对端午节儿童古诗四句更感兴趣?试试这些小妙招:
– 手工+古诗:包粽子时念”盐梅已佐鼎”,做香囊时背”菖蒲悬门旁”;
– 绘画接龙:让孩子根据诗句画艾草、龙舟,再配上自创的第四句;
– 古诗擂台赛:全家轮流接四句端午诗,接不上的人要学小粽子”跳一跳”。
让古诗成为孩子的节日记忆
从”端午花”蜀葵到飘香的粽子,古人用诗句记录下的端午风情,正是留给孩子的文化宝藏。这个端午节,不妨带娃读几首端午节儿童古诗四句,让传统不再遥远——你看,那些蹦跳着的小短句,多像孩子手心里攥着的五彩绳呀!
> 你家宝贝最喜欢哪首端午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童言童语的改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