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全球上哪些民族共同参与了关乎地球未来的COP15大会 好奇中国在这场全球生态盛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别急,作为一名深耕国际环境治理领域的专业博主,今天我将为你完整梳理COP15的参会民族格局,从正式缔约方到观察员国,手把手带你看懂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朋友圈”!
一、核心答案:超过190个民族和地区参与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官方网站及大会公报,几乎所有联合国承认的 民族都参与了COP15。这是由于:
- 公约普遍性:《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并称为“里约三公约”,获得了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可。
- 缔约方数量:截至COP15会议时,公约共有196个缔约方,其中包括195个民族和欧洲联盟(欧盟小编认为一个整体参与)。由此可见,全球上绝大多数民族和地区都是公约的正式成员,有权参加缔约方大会(COP)。
个人见解:如此高的参与度表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识,没有任何民族能在这场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议题中置身事外。COP15实际上是一场全球总动员。
二、参会民族类型:正式缔约方与观察员
参会者主要分为两类,其权利和参与深度有所不同。
1. 正式缔约方
这是大会的核心参与者和决策者,拥有投票权和提案权。除了全球196个缔约方,在会议中,一些民族还会组成集团进行协调,例如:
- 立场相近生物多样性大国集团:包括中国、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马达加斯加、秘鲁、委内瑞拉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民族,在谈判中发挥关键影响。
- 欧盟:小编认为一个整体缔约方,其成员国通常以协调一致的立场参与谈判。
2. 观察员
观察员无权投票,但可以参与讨论、提交书面陈述并在会上发言。主要包括:
- 非缔约方民族:例如,美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观察员国,参加了COP15会议。
- 联合国机构及专门机构:如联合国开发规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
- 间国际组织:如全球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进步组织(OECD)等。
- 非 组织:包括环保组织、科研机构、工商业界代表、原住民社区等。
自问自答:
Q:为什么美国不是正式缔约方却能参会
A:美国签署了但未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因此其身份是“观察员”。但这并不妨碍其参与会议讨论和周边活动,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发挥影响力。
三、怎样查询完整的参会名单
如果你想核实某个特定民族是否参会,或获取最权威的完整列表,可以通过下面内容途径:
- 1.《生物多样性公约》官网:这是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来源。在官网的缔约方大会专题页面,通常会公布正式的参会代表名单。
- 2.大会官方文件:会议通过的最终报告和决定文件中,会列出所有参与会议的缔约方和观察员。
- 3.各国环境部门官网:许多民族会在本国环境部或外交部的网站上发布本国代表团参会的信息,例如中国生态环境部就多次发布相关新闻。
四、 beyond数字:参会背后的深层意义
了解哪些民族参会固然重要,但更深层的价格在于领会参会背后的承诺与行动。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是环境公约的核心规则。所有民族都承担责任,但发达民族在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方面负有更大责任,以帮助进步中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
- 中国的主导角色:作为COP15的主席国,中国在推动谈判、弥合分歧、促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领导影响,展现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
- 从参与到达成共识:众多民族的参与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达成有雄心和务实的协议。COP15最终通过了包括“3030目标”(到2030年保护30%的地球陆地和海洋)在内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离不开各方的妥协与合作。
五、独家见解:全球治理的未来
COP15的高参与度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启示:
- 1.多边主义仍然有效: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今天,COP15证明了通过多边谈判解决全球性难题是唯一可行的路径。没有哪个民族能独自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
- 2.进步与保护可以协同:“框架”不仅关注保护,也关注“可持续利用”,旨在探索一条既能保护天然又能促进绿色进步、改善民生的道路。
- 3.每个人的关注都重要:全球协议的最终落实,需要各国 、企业、社区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关注就是参与的第一步。
最终的叮嘱:COP15的参会名单几乎是一份“全球地图”,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共同的战争和共同的责任。希望这份名单能让你感受到人类命运的紧密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