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做最好的党员》这本书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深知党员的身份不是一种光荣的象征,而是一项沉甸甸的责任。通过操作与反思,我认识到了我们在职业中的短板与不足,以及怎样更好地履行党员的责任。下面内容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几点体会。
学说进修与操作结合
在进修中,我时常遇到“学用脱节”的难题。这本书强调,党员必须把进修与实际相结合。在疫情防控职业中,我曾按照上级的指示,简单地推行了核酸检测。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村里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导致信息传达不畅,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这让我觉悟到,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只是空谈学说,更要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诚实需求。我们的进修应当为实际职业服务,而不是成为一种形式。
服务质量要精准
《做最好的党员》一书中提到,为群众服务必须精细化。我在小区改造职业中的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前期的意见收集经过中,我习性于通过座谈会的方式,但却忽略了对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的关心,导致最终的改造方案并未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提醒我,作为党员,应时刻关注每一个群体,确保服务的精准性。我们要主动去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并在服务中做到“因人而异”。
创新觉悟不可或缺
这本书也让我觉悟到,在处理邻里矛盾时,我常常依赖“老办法”。比如,在调解冲突时,我没有考虑到引入专业的法律顾问,这样可能会让处理更为高效。创新觉悟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必备的素质,只有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因此,我规划在未来的职业中,结合现代的“法治+德治”理念,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践行党员灵魂,展现担当
最终,我想说的是,读完《做最好的党员》,我愈发感受到党员的责任重大。每一名党员都应该把服务人民放在心中,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做最好的党员”。在基层职业中,我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应当成为群众的引导者和保护者。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真正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我们才能担当起这份光荣的使命。
直白点讲,读完《做最好的党员》,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学说进修与操作相结合、服务要精准、创新觉悟的培养,都是我们作为党员需要不断进步的方面。在今后的职业中,我将铭记这些教诲,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党员责任,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