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八岁的难忘报道日
那年我十八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1985年2月的一个清晨,年轻的李振君骑着自行车,从菏泽市支行人事科出发,前往解元集营业所报到。这段路程,不仅连接了两个地点,更连接了他的过去与未来。
沿着220国道骑行,车辆川流不息;拐弯向西后,人烟渐稀,但少年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谁会想到,这段看似普通的骑行,竟成为他记忆中如此珍贵的片段?那年我十八岁的他,还不知道这段经历会在几十年后依然历历在目。
那年我十八岁的职业与生活日常
那年我十八岁的李振君开始了他的出纳职业。在老师指导下,他练习算盘、百张传票、书写数字,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训练,却是那个年代金融从业者的基本功。每天十几笔业务量,下班前盘库对账,生活节奏不紧不慢却又充实有序。
那年我十八岁的他,职业之余的生活也别有风味。守库时擦拭半自动步枪,不值班时则在单身宿舍阅读《青年文摘》《傅雷家书》。解元集的集市热闹非凡,面塑艺人精巧的手艺,食堂里3角钱的午餐,1.5元的”硬菜”,2分钱的水煎包…这些细节构成了那年我十八岁的他生活的主色调。
那年我十八岁的流行与情怀
那年我十八岁的李振君也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流行。蓝色咔叽妮布料的中山装,大口喇叭裤,配上铮亮的皮鞋,这样的装扮在80年代中期可谓相当时髦。这份对美的追求,不正是每个十八岁年轻人的共同特质吗?
几十年后,当他重返解元集营业所旧址时,发现物是人非。但那年的记忆却历久弥新——九个月的基层职业经历,麦田里与同事的长谈,对未来的期许与梦想…那年我十八岁的点点滴滴,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生活中。
那年我十八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的年纪。它可能是职业的起点,可能是梦想的摇篮,也可能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你的那年十八岁,又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呢?
